学者人生 > 正文
  • 【人物名片】张俐娜,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2011年3月29日,凭借世界首创的一种神奇低温水溶剂“秘方”,张俐娜获得美国化学会2011年安塞姆·佩恩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通常情况下,纤维素(各种可以用来造纸的材料)和甲壳素(乌龟壳、龙虾壳)都很难分解再利用。张俐娜通过数十年的基础研究,发明了一种新方法:用水做介质,加上无机新溶剂,在-12℃低温下,纤维素就溶解了。这种绿色环保的新方法,为大量的纤维素、甲壳素等废弃物再生利用打开了方便之门。国务院参事、中科院院士牛文元评价张俐娜的成就:她用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一项几十年都难以解决的基础研究难题。

    被溶解的纤维素能够抽出丝,成为纺织原料;将来还可能替代塑料使用,节约大量生产塑料必须的原料——原油;如用来做建筑材料,既保温节能还减轻建筑的重量,可降低建筑成本

    【人物对话】

    做科研:越做越有做头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我市3年来唯一的科技突出贡献奖得主,这个奖“等”了您3年。在科研的道路上,您总是能“战胜”时间,您获得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和当选院士时,已71岁。是什么支撑您“等”这么久?

    张:抛弃浮躁,坚持“钻洞”。学者们都热衷做漂亮文章,追求影响因子和高被引率,对于很多人而言,拿到各种国家基金、当上杰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教育部长江学者)就是坦途,但如果不去考虑应用前景,总有一天会感觉很难做下去,这里打一个洞,那里又打一个洞,科研的大厦就怎么也建不起来。

    科研首先应该是对国家有用,选准一个目标就锲而不舍去做。我几十年做高分子,目标很明确:28年前我在日本留学时,一些日本大学在做天然高分子,世界一些著名公司比如杜邦、孟山都也都在做生物质大分子改造,那时起,我就看到,这些新能源的项目,对我们国家会有用。一个科学家,应该充满爱心,抱持科技兴国的爱国情怀。

    曾经我也动摇过,国家当时对生物质大分子不是太支持,但我还是坚持,用低温水体性去溶解最难溶解的纤维素和甲壳素,突破了原始方法。现在发觉越做越有做头,很多材料都可用这套方法做,从丝到薄膜到凝胶,做出来的东西可以用于光电、污水处理、生物育种等等。

    2012年颁发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我去美国为当年的获奖者颁奖,我是头一年的获奖者,是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到了现场,很多人站起来,主持人专门说:“让我们欢迎张教授”,我由衷感觉,坚持做好一件事,对世人做出贡献,会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抓应用:要么成果上书架,要么上货架

    记:您认为现在的科技创新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张:创新还远远不够,做传统的东西较容易,但从事原始创新,很难,要花很多精力,冒很多风险。

    原始创新,就是走前人完全没走过的路,我做的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要将最顽固的生物大分子,想尽办法变成能用好用的材料。氢氧化钠加尿素,最便宜的东西竟然能做成丝绸,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被外界认定为“世界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里程碑”,是因为闯了一条新路,一条能“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路。

    我有一个院士朋友跟我说,要么你的成果上书架,要么上货架,我很赞同。除了抓紧将成果投入应用,进入老百姓的生活,我还在主编一个系列的天然高分子的书,今年出版。

    记:您与武汉企业技术合作进展如何?

    张:去年开始与武汉一家企业合作,把香菇提炼三螺旋多糖技术转化成生化制品,现在准备进入中试阶段,和武汉的一家化纤厂也在合作,准备做工业生产线。

    记:您的成功是科学界将科研转化成应用的一个“范本”。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过程中,你对双方有何建议?

    张:科学家看企业,首先希望企业有研发实力,有与国外接轨的实验硬件设施,有与实验室对接的硕博士培养的条件,其次这个企业家要有创新的思路和眼光,对新产品的开发要有强烈的意愿,同时要有风险意识;企业家看科学家,首先希望能保障产业化成果的质量,其次要做到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前景,同时,两者为了产业化,要有很好的合作默契,要开诚布公,同心同德。

    当院士:当了院士就是为了干活

    记:当了院士后,怎么协调事务性的工作和科研的关系?

    张:装门面、应酬的事我都慢慢推掉,当院士不是为了光环,就是为了干活,为了把工作多做几年。

    记:您现在还坚持带学生吗?

    张:当然啊,我要给学生上课,这学期我给本科生主讲《高分子科学导论》,还参与学院《当代化学》课程的讲授,我还给硕士生改论文、写教学计划,忙到入夜12点是常事。你很难想象,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教师,我从没有当过官,连教研室主任都没当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我的角色始终不会变的。

    记: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仪容,在女科学家里独有一种气质,您平时怎么养生?

    张:(笑)我只用冷水洗脸,算是护肤,朋友家人送给我的面膜我都转赠给学生了。我总结养生就是心宽、吃好、睡好,我比年轻人吃得多,一碰到枕头就能睡着。今天遇到困难了,我会想,明天会更好!

    【人物印象】

    张俐娜的房间在化学学院不起眼的一角,初夏有点微热,她的办公室没有开空调,门永远敞开着,她说方便学生找她。房间墙上没有一张奖状或诗词题字,挂满她与学生合影的照片,不见一张她的个人照或与“领导”的合影。“学生就是我的奖啊!”

    听说本报记者要拍照,着一件红色衬衫的张俐娜,赶紧对着透明书柜形成的镜像,轻轻梳理了下头发,尽管根根染过的黑发纹丝不乱。她的形象就此定格——满墙书籍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学者的气度。

    文/记者 李佳 图/记者 高宝燕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