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研究进展
  • 成果转化
  • 科研平台

学术报告:刘玲梅(2025年9月29日(周一)15:00,电化学楼Z512会议室)

发布时间 :2025-09-29 11:53  来源:

学术报告:刘玲梅(2025年9月29日(周一)15:00,电化学楼Z512会议室)

报告题目:晶态多孔材料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

报告人刘玲梅 重庆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9日(周一)15:00

报告地点:电化学楼Z512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刘玲梅,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6至2020年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担任搏士后、研究科学家。2021年1月加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主要从事利用超低辐照剂量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电子束敏感材料(包括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及超分子等)在纳埃尺度上的缺陷、表界面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等局域结构特征,探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目前已经在Nature, Science, Nat. Mater., Nat. Chem., JACS, Angew. Chem. 等期刊共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

报告简介: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自20世纪30年代发明以来,凭借其在可视化原子尺度结构和化学环境方面的卓越能力,成为研究材料构效关系的重要工具之一。电子束敏感材料的成像是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应用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我们致力于开发可靠的高分辨成像方法,以满足电子束敏感晶体材料的成像需求。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开发的低剂量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结合电子晶体学,对金属有机框架(MOFs)中的局部缺陷结构进行亚单胞分辨率的三维精确解析;在实空间内研究分子筛和MOFs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以及对自组装超分子和金属团簇的超结构进行原子级别的结构解析等。这些研究通过独特的技术手段,为电镜技术在电子束敏感材料表征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深入探索这类功能材料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更直接的研究手段。

版权所有 ©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4067    邮箱: hxydzb@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