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美国化学顶级大奖安塞姆·佩恩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个捧得该奖的中国人。
只需几日和煦的春风徐来,光秃的枝条上便绽满了洁白的樱花,珞珈山上漫山遍野的樱花将武汉大学装点成长江之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初春时节,多情的大自然都会准时在这里上演这场神奇的魔术秀。武汉大学这块灵秀之地也有一位自己的魔术师。与大自然魔术师相比,她虽然不能呼风唤雨,但是表演的魔术之精彩程度丝毫也不逊色。她略施“法术”,就能把豆渣、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溶解并最终变成漂亮的服装等。她就是现年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张俐娜。近日,她因独创的“水体系低温溶解法”获得美国化学顶级大奖安塞姆·佩恩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个捧得该奖的中国人。
踏上搞科研之路
1940年8月,张俐娜出生于福建光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张国熊毕业于清华大学。受家庭熏陶,她五六岁时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并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但是少年时代的她志向是做小学老师,而不是当科学家。初中毕业时,张俐娜打算报考师范学校。这时,她的班主任马叔南提出了一个后来证明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建议:“报考高中、成为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奋斗。”于是,张俐娜改变报考志向,考入高中,之后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学习。
1963年,张俐娜毕业后在北京铁道科学院工作,10后年,回到母校武汉大学任教。1985年,她获日本政府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赴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她一直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中开始了生物质研究,并逐步成长为在该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
写就神话般故事
在日本访学的那段经历使张俐娜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更加明确了科研主攻方向:生物质研究。在该领域,纤维素的溶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是靠高温加热,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张俐娜带领自己的团队,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经过12年潜心研究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水体系低温溶解法——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做溶剂,预冷至零下12℃,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丢进去,一两分钟便化为粘液。用此技术,蔗渣、蟹壳等废弃物很容易变为舒适的面料、日用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张俐娜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高度评价,国际著名化学家、英国东北威尔士大学原校长格里恩·菲利普教授赞叹说:“这是一个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工业化试验的神话般故事。”美国化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资源材料分会的评委会认为,张俐娜为研究这种最顽固的天然高分子开创了一种完全崭新的方法,利用“这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蔗渣、虾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可以简单迅速地变废为宝,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牢记科学家使命
“我从事这项研究,是有强烈的使命感。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张俐娜这句话道出了自己作为科学家夜以继日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正是这种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激励她战胜一个个困难,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做实验是一名化学家工作的常态,但是,其中所包含的辛苦不是外人能够体会的,尤其在那些实验条件奇差的艰苦年代。张俐娜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在洛阳一家小公司做实验的情形:实验仪器设备简陋不说,还常常停电,只能点着蜡烛继续工作。2006年暑假,在江苏做低温溶解实验时,为了更好满足温度要求,实验在深夜进行,时年66岁的她始终坚守现场,完成整个实验。
在给张俐娜颁奖的仪式上,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发言时特别回忆了张俐娜自学日语的往事,感佩其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张俐娜赴日本访学之初一句日语都不会。然而,人到中年的她,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日语学习。到回国之时,她的日语已相当流利。
如果说生命中的辉煌正如绚烂的樱花,那么迎来这璀璨的辉煌时刻必须经历漫长寒冬的蛰伏和孕育。而这正是张俐娜的写照。在这早春时节,张俐娜成为中国科学界最动人的风景。(张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