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人生 > 正文
  • “科技成果转化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从一个烧瓶、一支试管到创建国际一流的科研实验室,从年过不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到当选院士,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的第一位中国人,张俐娜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化学届的一个传奇。但对现年78岁的张俐娜院士来说,这些成绩已成为过去,现在的她正在争分夺秒抓紧将成果投入应用,让这些世界领先的成果早日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8月25日,这位武汉大学唯一的女院士穿着一套优雅的裙衫,发梢微卷,精神矍铄,眼睛里闪烁着青春的光芒,她说:“我们要有自信,在中国只要努力奋斗一定能成功,成果转化亦是如此。”

    当院士不是为了光环,而是为了干活

    张俐娜的房间在武大化学学院不起眼的一角。她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着,方便学生来找。71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也成为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唯一的一名女院士,这旁人眼中金光闪闪的荣誉在她看来“当院士不是为了光环,而是为了干活,为了多做几年科研工作”

    张俐娜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担任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母亲是一名认真负责的中、小学教师。家庭温馨和睦,父母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1963年,张俐娜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2011年3月29日,凭借世界首创的一种神奇低温水溶剂“秘方”,张俐娜获得美国化学会2011年安塞姆·佩恩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成果“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任美国化学会重要刊物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可持续化学与工程的副主编以及Cellulos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等国际刊物编委。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都教育我要爱国、爱校、爱学习、爱科学、爱家庭。结婚后,我与先生杜予民教授一路相互扶持、鹣鲽情深。”张俐娜相信,人有了爱心才能走得更好,爱心能够使人获得更卓越的成绩,爱可以产生激情。对教育和科研的热爱之心让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年逾七旬她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认真负责地指导研究生科研以及逐字逐句地修改他们的论文。

    解锁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纤维素(各种可以用来造纸的材料)和甲壳素(蟹壳、虾壳)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是很难溶解再加工利用。张俐娜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和天然高分子研究,致力于纤维素和甲壳素的研究。通过数十年的基础研究,她领导的科研团队针对纤维素和甲壳素难以溶解的难题,他们开创了一系列崭新的无毒、低成本的“绿色”溶解技术,发现NaOH/尿素水溶液冷却到低温后可溶解纤维素、甲壳素甚至聚苯胺。首次提出水体系低温下大分子溶解的新机理,并证明低温溶解技术和理论具有一定普适性。同时,利用低温溶解的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和聚苯胺溶液直接构建出一系列新型材料,包括纤维、薄膜、水凝胶、气凝胶、微球、塑料,并且初步实现再生纤维素丝的小试生产,而且是环境友好的技术。这些功能材料在纺织、生物医学、能源储存、污水处理方面很有应用前景,有利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成果被国外科学家们喻为“神话般的故事”,张俐娜因此获得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安塞姆·佩恩奖,这是。评委们评价为:“这是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 科学家们认为,他们敲开了最顽固的大分子——纤维素基础研究通往构建环境友好功能材料的大门。2016年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stry World”对她进行题为“中国‘绿色’化学先驱”的人物专访报道。目前,他们团队已研究出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材料,如甲壳素/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能高效吸附血液中胆红毒素而不影响蛋白质和凝血功能;甲壳素纳米纤维组成的微球,能有效促进肝脏细胞黏附和增长;甲壳素/羟基磷灰石微球能有效促进断骨再生,而且在体内可生物降解;聚苯胺/纤维素水凝胶能有效促进小鼠坐骨神经生长,并完全恢复活动功能;壳聚糖/聚苯胺电子皮肤不仅具有超高弹性而且对微应力产生电响应;甲壳素无纺布可促进伤口愈合,极大缩短愈合时间;聚苯胺/纤维素微球和甲壳素碳化的微球可分别用作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它们明显提高其效率及循环稳定性。

    适合转化的成果必须符合4个条件

    “我们要按党中央和国务院指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张俐娜说,做科研要考虑应用前景。现今,她正在通过跨学科交叉合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更上一层楼,并且进行转化。已在纺织、生物医用、光电储能和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研究出一系列环境友好材料,预计这些新材料可以推动中国绿色材料和能源发展。

    “适合转化的成果必须符合4个条件。”张俐娜表示,一是成果必须是原始创新、中国创造,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二是成果要有应用前景,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四是必须是被国际上公认的成果,没有弄虚作假。

    “20年前,我国的SCI论文少,后来有了相应的政策激励,现在我国化学论文数已经到了世界第一。” 张俐娜认为,对成果转化要有自信,只要有好的政策,定能成功。中国的科研团队就比国外的团队有优势,我的团队有7名教师和50多名硕士、博士生,国外相同级别的团队人数都比我们少。

    成果转化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张俐娜认为,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必须懂得信息、销售和供给,必须有经验有敏锐眼光,很强的鉴别能力,有担当精神和执行力的人,让科学工作者能安安心心地科研,不用耗费其心想方设法去搞经费和找制造厂。

    “大家可能看到我在国际交流中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但殊不知我的英语和日语都是自学的。”张俐娜说,一路走来,最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天道酬勤”。没有人的成功是靠运气得来的,荣誉背后有不少辛酸苦楚。勤奋和锲而不舍才是通往成功的途径,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努力攀登,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完成我们的事业。

    张俐娜认为,做科研尤其需要四种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创新精神就是需要我们有独到见解,不盲目跟风。每个人都要有团队精神,要善于和他人合作,为整个团队着想。作为社会或是团队中的一员,我们要乐于奉献,学会宽容和忍让,吃亏是福、分享是乐。面对未知的困难,我们要努力克服、不言放弃。

    回首过往,她始终相信“天才出于勤奋”。

    在她看来,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同时用心做事,才能说得上真正意义的勤奋,而勤奋固然很重要,“激情更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张俐娜坦承,有爱才有创新的激情,爱是自己前进的动力,爱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我们那时候的教育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她说,如果没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自己就不可能在化学领域取得这些成就。

    作者: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