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亦师亦友可敬可爱的张老师
2020年10月17日惊悉张老师仙逝,惊呆了,久久不能平息,甚感悲痛。
此时,浮入脑海的是和张老师结缘的点点滴滴。
2005年底我回国,2006年我想申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金,但苦于刚回国,没有科研基础,想到了在我国多糖构象研究领域耕耘已久的张俐娜老师。虽然慕名已久,但从未谋面,拿起电话,心有忐忑。然而张老师一口答应,倍感幸运和鼓舞。我想这就是提携后学吧。
从此结缘。
2007年,被张老师邀请,去张老师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报告完毕后,张老师让其研究生直接向我报告研究进展,让我和研究生直接交流,使我有机会学习张老师课题组多糖构象研究方法,深感幸运与荣幸。第一次体会到作为同行,张老师做高分子多糖研究的胸怀和开阔视野。
2013年,我们在上海召开糖化学生物学国际研讨会。作为大会主席,张老师用流利的英语为大家做了“多糖三螺旋结构与功能”精彩报告。事后才得知张老师的英语都是自学,作用一名老科学家,无关年龄,只要有用,就可以忘我好学,印象深刻。
2018年,我们在上海召开国际多糖研究中心筹建成立大会,张老师冒着冬天阴雨绵绵又阴冷的天气,为我们打气鼓劲。现在想来,那时张老师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却仍然心系多糖科学发展,为我国多糖事业出谋划策,我辈策深感内疚。
2019年,有幸陪企业家去拜访张老师,探讨张老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事宜。张老师仍然信心满满,一心想着怎么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人们能够使用的产品上市,造福百姓健康。事后张老师兴致很高,在车上讲了很多她成长的经历和人事趣事,倍感温馨,深有启发。
现在想来那是最后一次深聊了,怎能不唏嘘痛心。
想不到在疾病折磨下,张老师仍然带给我们的总是阳光乐观,积极奋进的正能量,这是何等的坚毅和顽强。我以能结识这样一位率真,乐观,真诚,执着的科学家而自豪,也以一直有机会能从一位亦师亦友可敬可爱的老师身上学习科研方法与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倍感幸运。
2006年认识张老师时,想来她已经有66岁了。但张老师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对什么仍然充满好奇。我想低温溶解纤维素的原创性神奇发现,就是对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科研的最好褒奖。201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后,张老师犹如焕发出第二次青春,更加忘我地工作。每次见面,都被她乐观率真的性格感染,总感觉她热情高涨,有使不完的劲。张老师待人热情,和蔼可亲,乐于助人。虽然身体有恙,只要我们邀请,张老师都是爽快答应来做报告。想来这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吾辈。
张老师的逝世,既是高分子,又是我国糖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张老师科研追求卓越,永不放弃的精神,令人敬仰,是我辈之楷模,是后辈永远学习的榜样。
张老师,我们想念您,天堂没有病痛,您一路走好。
沉痛悼念张老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丁侃 研究员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