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 两院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在职教师
  • 荣休教师

查全性

办公地点:

联系电话:027-68762515

电子邮箱:qxzha@whu.edu.cn

团队主页: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50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留校任教至今。

1957-1959期间在原苏联莫斯科大学电化学研究室进修,在国际著名电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A. H. Frumkin(弗鲁姆金)指导下从事电化学研究。

1978年评为教授。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作经历

1979-1984年期间担任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先后担任《化学学报》、《高等化学学报》和《物理化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

近五十年来一直从事有关电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电极/溶液界面的吸附、电化学催化、半导体电化学、高比能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生物电化学等,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200余篇科学论文。其中表面活性剂吸附规律、电化学催化等工作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所著“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普遍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


代表成果

1. 查全性等著, 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 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2。
2. 查全性 著, 化学电源选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 查全性,“试论高比能电池进展”,物理,27(1998)592.
4. W.Y. Tu, W.J. Liu, C.S. Cha and B.L. Wu, “Study of the powder/membrane interface by using the powder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Electrochim. Acta, 43(1998)3731.
5. C.S. Cha and Y.B. Zu, “ Behavior of perfluorinated surfactants at the electrode/solution interface”, Langmuir,14(1998)5280.
6. L. Xiao, J. Chen, C.S.Cha, “Elimina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of ascorbic acid from the amperometric detection of biomolecules in body fluid samples and the simple detection of uric acid in human serum and urine by using the powder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J. Electroanal. Chem., 495(2000)27.
7. 查全性,俞敬贤,张骥小.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f gas evolution and gas consumption reactions in sealed Ni-Cd and Ni-MH cells. J. Power Sources, 2004, 129(2004)347


版权所有 ©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4067    邮箱: hxydzb@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