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下午,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化学拔尖创新人才交流会暨化学鲲鹏学术沙龙第3期在曾昭抡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邓鹤翔教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卫华教授、院长庄林教授、副院长蒋风雷教授、魏振威教授、陈才友教授等参加交流会。两校优秀博士生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学术沙龙、口头报告、墙报展示等环节,深入交流化学领域最新进展。

赵东元院士以《当代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析》为题,为化学鲲鹏学术沙龙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他从科学研究的本质出发,结合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系统阐释了“质疑、提问与创新”在科研中的核心价值。他指出,科研工作者应善于从实验数据中捕捉矛盾,在既有理论中寻找未被解答的“缝隙”,以此作为创新的突破口。针对如何提出高质量的科学问题,他通过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的故事,揭示了科学提问的深层逻辑。他激励青年学子坚守科研初心,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深耕各自领域。

交流会设置了12个口头报告和30个墙报,涵盖合成化学、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口头报告环节中,两校优秀博士生代表围绕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新型电池技术的开发、纳米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创新应用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墙报展示区汇集了30项创新研究成果,聚焦介孔材料精准合成、电化学催化机制解析、生物传感技术开发等热点方向。


作为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交流会不仅是一场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两校青年学子思想碰撞、理念交融的桥梁。活动期间,从实验设计到技术转化,从理论突破到应用拓展,青年学子踊跃交流,充分展现出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洞察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据悉,交流会的策划与组织由化学鲲鹏班自主完成,为学院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解前沿、交流学术、展示风采的宝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