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坚持一流意识、一流标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及学术品味的创新型化学人才”的教学理念,综合实施了如下举措:
(1)“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导师育人项目开启思政教育的新渠道。“时代热点进教室”,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支持研究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激发研究生科技报国的时代责任感。
(2)着力推行研究创新学分课程建设。推进培养模式转变,鼓励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程汇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组建导师团队,合力指导研究生。凝练合成化学、化学测量学、能源与材料化学、生物医学化学等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一流的导师团队,合力指导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
(1)自由交流。拓展研究生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举办博士生化学前沿论坛(全国)、武汉高校化学学术报告竞赛等多项学术活动,为研究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2)开放提升。邀请诺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将化学前沿讲座(32 课时)及国际大师课(16 课时)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支持研究生申请联合项目出国/出境交流,倡导开放式教学和研究。
(3)交叉融合。锻炼博士生跨学科文献调研能力,开展化学与医学联合培养专项工作,成立索维奇国际分子科学研究中心,推行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1)生源质量保障。遵循基础学科培养周期长的规律,将优秀研究生生源选拔前移至本科阶段,以“强基计划”、“弘毅班”为基础,以“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本硕博贯通”、“硕博连读”为平台,面向校内外延揽优秀研究生生源。
(2)培养内容保障。全面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规范“开题”、“中期分流”、“综合考核”、“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构建“全链条”过程管理体系,为培养一流标准的研究生提供切 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3)管理监督保障。狠抓学位授予的关键环节,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率先试行预答辩环节,作为全校首批试点单位开启论文盲审,构建了“导师自查-学科复查-学院答辩”的学位论文核查体系,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自教育部实行论文抽检以来,我们的抽检合格率 100%。